?都說中醫是醫學的藝術
這一點在觀摩田紀鈞教授示教的時候
最深有感觸
一根小小的刃針在田教授的手中
輕盈靈巧間頑疾盡除
?.jpg)
時至此刻
2019年首期田紀鈞教授刃針技術培訓班
即將在依依不舍中落幕
這次培訓,你是收獲了魚,還是學會了“漁”呢?
?
田教授的刃針處方手冊
相信您也記了滿滿的一大本
回去后這本手冊是束之高閣,還是應用于臨床
正是成功者與普通人的區別
?.jpg)
溫故而知新
再次把田紀鈞教授的刃針技術操作要領分享給您
愿您學有所用
共同相約下一次課程
?
刃針操作要領:
明確診斷適應證,?切循觸找痛“結筋”;
常規消毒需無菌,?叩針、快進疼痛輕;
逐層落空慢深入,?患者感覺訊問頻;
不允感覺急應對,?“兩結合”時判斷明;
視情(切)刺、擺(動)、(鉤)拉法選,
“松解為度”勿多施;
?
頑疾先需中藥熨,??久病后調脾腎肝。
一快二慢脹出針,??刃針微創涵蓋全。
?
切刺刃針操作要領
?
左手中指自始至終按壓在進針點上;
分散患者注意力,快速有彈性地叩擊;
保持壓力,逐層深入;
?
頻頻詢問“什么感覺”,必要時“三應對”
達到病灶(“兩結合”)切刺補瀉操作;
松解為度;
?
保持按壓力出針,出針后再松開手指。
?.jpg)
鉤拉刃針的操作要領
檢查針具,保持三個90°;
捏住?第二個90°的角,快速過皮(左手指撐開治療點的皮膚);
立起針體,向后牽拉皮膚,向前推刃針。判斷:如沒有任何阻力、不痛,說明在皮下脂肪層;如阻力不大、痛,說明在淺筋膜與深筋膜之間;如拉不動、痛,說明在肌肉層,均需再次調整。
有一定阻力、不痛,說明達到深筋膜深層;
提拉,保持均勻的幅度和頻率。
當覺得拉起的皮膚范圍比原來擴大1/3或1/2時,停止提拉。
?.jpg)
皮部刃針的操作要領
標記該經絡在皮膚上的體表投影線;
注意經絡的走向,以判斷補瀉切刺的順序;
操作口訣“按—叩—提—松”;按:左手中指按住治療點,拇指、食指捏住套管;叩:右手中指叩擊皮部刃針;提:左手拇指、食指捏住套管,連同皮部刃針一起提起到皮外;松:左手中指離開治療點。
連續操作。點與點的間隔為1.5寸(兩橫指)左右。
?.jpg)
各部位刃針治療機理
肌肉附著點:解除病變軟組織對局部神經、血管的壓迫和/或粘連。
肌腹:解除肌纖維“緊帶”,產生肌蛋白的快速組裝、合成,使緊縮的肌肉復原。
筋膜間隙:解除間隙內高壓對神經、血管等內容物的擠壓。
關節囊:解除關節腔內高壓對關節囊滑膜層和纖維層的擠壓。